跨代敬虔 團隊服侍

國度家庭教會 ◎◎黃濠光牧師

聲音檔暫未能播放,請稍後再來!!

新約時代出現了一個新群體,稱為教會,從使徒行傳到啟示錄常有提到。教會的元首是耶穌基督,然而在四福音中,極少提到教會。馬太福音講到教會只有兩三次,其餘三卷福音書都沒有提及。既然教會在新約時代如此重要,為何耶穌甚少提到呢?祂在福音書提到最多的,反而是神的國或天國。

耶穌首次提到教會,是在該撒利亞腓立比,在以色列北部靠近約旦河源頭附近。那裡是祭祀異教假神的地方,當中有神廟供奉死亡之神,有巨大洞穴,稱為陰間門。耶穌在那裡問門徒,人說祂是誰,門徒說出各個答案,接著耶穌問:「你們說我是誰?」彼得便說:「你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兒子」(太16:16)。就著這個回答,耶穌說:「你是彼得,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;陰間的權柄(權柄:原文作門),不能勝過他。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,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,在天上也要捆綁;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,在天上也要釋放」(太16:18-19)。耶穌首次提到教會,就在這裡。祂所說的教會,原文是ekklesia,在當時的文化背景下並非宗教團體或組織。Ekklesia是希臘帝國的產物,當亞歷山大帝建立希臘帝國時,也設立ekklesia,將希臘語文和文化制度帶進帝國內不同的民族當中。羅馬帝國建立了,繼承了希臘帝國的ekklesia,繼續將希羅文化傳播開去。Ekklesia不是建築物,乃是一班被君王召來的人聚在一起,他們奉差去到帝國不同的地方,透過文化轉化社會。因此,在門徒的心目中,ekklesia司空見慣,耳熟能詳,反而神的國是新觀念,耶穌要更多詳細解釋。

在當時的猶太教社會,最重要的是耶路撒冷聖殿,乃信仰的重心,其次是各城鎮的會堂,兩者都是耶穌常去的,但祂沒有說:「我要把我的聖殿或會堂建造在這磐石上」,祂反而用了世俗社會的ekklesia,然後說:「我的ekklesia」,「建造在這磐石上」就是建造在彼得所言:「你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兒子」的宣稱上。換句話,耶穌的ekklesia不是傳播希羅文化,而是宣揚耶穌基督乃神的兒子,而ekklesia有權柄勝過陰間的權柄,「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,在天上也要捆綁;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,在天上也要釋放」,這就是ekklesia的國度權柄。因此,ekklesia不是建築物,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不動。Ekklesia乃是神所召的會眾,他們所在及所到之處,將天國的實在帶進社會中,轉化文化,並勝過陰間死亡的權勢。

耶穌並沒有發明ekklesia這新事物,乃是借ekklesia的概念為己用,成為神國降臨的工具。到耶路撒冷教會成立時,成員有三千人,後來又增加多五千人。請勿以為這成千上萬的人在一個大禮堂聚會,當時沒有這麼大的禮堂,信徒仍舊去聖殿,又在家中聚會,所以ekklesia是在信徒家中,變成家庭教會。保羅說:「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」(提前3:15)。教會是神的家,而教會在家,所以信徒的家就是神的教會。友愛堂是耶穌基督的教會,但既然ekklesia不是建築物,所以我們不能將友愛堂限於彩暉花園14號,更不是神召神學院的禮堂。在彩暉花園14號的會址,有一大壁報,上面寫著We Are Ekklesia(我們是教會),周圍貼了弟兄姊妹的照片,證明教會是一群人。可是,大部分照片是內容都是在彩暉花園14號會址內的教會生活。這說明教會雖然是一群人,但這群人的活動行為是在彩暉花園14號的會址內,這個地點成為友愛堂的框框。既然友愛堂的成員是ekklesia,而ekklesia不是地點,所以友愛堂的群體不能局限在彩暉花園14號或神召神學院。友愛堂會友所在的家庭、學校和職場,都是ekklesia。

Ekklesia要走入社會中,帶進天國的文化和權柄,在地上人間去捆綁仇敵的作為,釋放屬神的能量。Ekklesia不是輸出宗教,而是轉化生命,因為ekklesia進入社群中,與人一起工作、郊遊、玩耍、吃飯,從中彰顯神國的實在。友愛堂正推動小組做外展,就是透過郊遊及球類活動,與非信徒打成一片,從而用生命影響生命,叫人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。

世界神召會計劃到2033年,全球神召會增至一百萬間,來記念耶穌基督復活二千年。這是ekklesia的國度性,藉著建立神召會的信仰群體,叫ekklesia的影響力深入社會各階層。耶穌說:「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,對萬民作見證,然後末期才來到」(太24:14)。更多建立神召會,就是擴大ekklesia到世界各地。這不只叫人信耶穌得永生,更要轉化生命和社會。若單是為了得救,這是救恩的福音,然而天國的福音是彰顯天國的能力,除悔改外,也包括醫病和趕鬼,更新生命,轉化社會,這就是神國降臨。所以ekklesia不單傳救恩的福音,也要傳天國的福音,而天國的福音有轉化的能力。在我們所在的社會階層中,只要有兩三個信徒在一起,就是ekklesia,可運用捆綁和釋放的權柄,發揮轉化的能力。